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 課程講義 ] 第9講 〈便橋會盟圖卷〉的帝王隱喻

【第九講主題】
〈便橋會盟圖卷〉的帝王隱喻

w   學習重點:
理解唐太宗在取得帝位之後,遭逢的內外困境。
w   說明:
唐太宗何以在奪取帝位之後,隨即遭遇突厥大軍來襲,並運用高超的外交手段,於渭水上的便橋,勸退突厥可汗。這些都與唐代成為開放、多元的國家型態,有著緊密的關聯性。
w   問題討論:
1.唐太宗何以在奪取帝位之後,何以隨即遭遇突厥大軍來襲,背後代表何種政治意涵?
2.唐太宗又運用何種外交手段,勸退突厥可汗?
w   參考資料:
余輝,〈陳及之便橋會盟圖卷考辨—兼探民族學在鑒析古畫中的作用〉,《故宮博物院院刊》(北京),1997年1期,頁17-51。

8 則留言:

  1. 《便橋會盟圖》觀繪畫背後所隱藏的政治意涵
    by洪嘉翎

    故宮博物院藏元人陳及之作《便橋會盟圖》所描繪的事件,據《舊唐書》 上記載,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突厥頡利可汗親率十余萬騎進犯至渭水河邊,距京師長安城僅數十裏,形勢十分危急。玄武門之變後即位不久的唐太宗李世民雖立足未穩,軍事上居于劣勢,但他毅然攜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等六人策馬至渭水便橋,與頡利可汗隔河談判,責他背約入侵。背後唐朝諸軍匯集、旌甲蔽野,突厥將領大驚,頡利順勢請和。唐太宗斬白馬與頡利盟與便橋之上,後突厥兵退走。

    元人陳及之所繪之《便橋會盟圖》該畫卷極長,人物鞍馬分布疏散,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描繪草原民族的生活,有騎兵表演、馬術表演、馬球戲及遊牧、騎兵行列,便橋會盟情景繪僅于一端,且有雙方人物鞍馬排列。其「會盟」與雙方「和解」的表現似有在元朝實現一統的大背景下宣揚民族和解之意。

    正巧合的是,南宋四大畫家之一的劉松年較其為先,即曾據此故事繪有《便橋見虜圖》,可惜圖已失傳。其作品主要描繪在一座便橋之上的情形,人物(除下跪者外)均為唐時普通流行的圓領衣袍,頭戴兩瓣狀軟腳幞頭,便橋上為首的騎馬官人身後有侍者撐舉傘蓋,點明了其帝王身份;馬前下跪之人頭頂蓄發、周圍光禿、闊鼻大嘴、絡腮胡須,右手高舉長劍、左手托盤,其上放置酒壺、酒杯,分明是一幅胡人請和、起誓的模樣;橋下四名侍衛中,一人手指下跪之人回頭言與其余侍衛,頗有嬉戲之態。整個畫面無論是故事發生地點、故事情景、場面氣氛,還是人物身份及服飾的時代特徵等,都與唐太宗李世民與頡利可汗渭水便橋會盟、智退突厥兵的歷史故事完全吻合。不過可以看出《便橋見虜圖》畫面強烈表達的是唐太宗便橋「見虜」,即突厥首領向大唐皇帝下跪請和,起誓履約,突出的是大唐中央帝國的正統性,塑造出唐太宗李世民在大敵當前以超人的膽識和機智,拯救國家于危難之際的高大形象。借一代明君李世民的大智大勇暗喻南宋皇帝對金國屈膝求和、茍且偏安,也反映了畫家對抗擊金兵、收復失地的渴望。毫不客氣的利用畫作宣揚民族氣節、勸諫警世等政治願望。

    雖然劉松年的《便橋見虜圖》和陳及之的《便橋會盟圖》所繪歷史故事相同,但透過繪者不同的描繪和角度的詮釋,就從「見擄」變成「會盟」,完全不同的立意。這也提醒我們從畫作的構圖、細部的描繪中能發現其背後可能隱藏的政治意涵,以及它想傳達出的意識型態!

    回覆刪除
  2. "見虜"或"會盟"
    代表畫家眼中對唐太宗地位的想像與詮釋

    同樣的
    歷史上的史料記載
    也存在著對唐太宗地位的想像與詮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們從看到的那瞬間開始就是我們自己所詮釋的事情
      沒有真正的「客觀」這樣的事情存在
      不管是對一件事情的看法、還是對一個人的評價
      都是我們很主觀的紀錄
      於是乎才留給後人許多思考和想像的空間阿

      刪除
  3. 記得那天從唐太宗玄武門之變討論到他測底崩壞了歷代傳嫡不傳賢的嫡長子制度,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到底國家應該交由較賢能的人掌管,還是交由正妻長子呢?好像我們會覺得應該交由擁有雄才大略的人掌管才能服眾,國家也許能興盛較久,但又何嘗知道嫡長子正統性的意義維持了千百年帝王之家表面上的和平,也許這是沒有正解的吧!正因皇親國戚間有太多的無奈,所以才會有崇禎帝對長平公主"何必生在帝王家"一嘆吧!

    第三組 曉橋

    回覆刪除
    回覆
    1. 跟曉橋有相同的想法,到底國家應該由能者掌管還是由嫡長子繼位呢?選賢選能應該是十分合理的,但是皇位之爭、手足相殘也是最殘忍的人倫悲劇,不管是哪種方式,對於生在帝王家的子孫來說都有為難的地方吧。

      第七組 軒伊

      刪除
    2. 沒錯~我十分同意軒伊的想法
      所謂的帝王世家
      就是 開朝艱辛、盛世好命、末世悲慘
      而生在何時 就跟是不是生在帝王之家一樣 一切都是命
      盛世的風光 讓我們沒有想過在滅國時候的悲慘和家破人亡阿
      南朝宋順帝就希望「世世代代永遠不要投生在帝王之家」
      明朝崇禎皇帝也對心愛的長平公主說:「汝何故生於我家?」這是多麼痛心的話啊!
      這是得到權力、權貴所要付出的代價阿

      刪除
  4. 有關於嫡長子制度
    商朝有哥哥傳弟弟的例子
    所以我想應該是周朝封建制度建立的巴

    至於打破此制度(哥哥沒有早夭而弟弟即位)
    應該是沙丘之變最先巴

    就是鮑魚之肆的典故
    秦始皇巡遊時在途中去世,遺詔令公子扶蘇主持葬禮,意即使之返都即位。此時扶蘇正在上郡監督蒙恬的軍隊,管理詔書的趙高卻發動了陰謀,威脅丞相李斯,矯詔處死扶蘇與蒙恬。隱瞞秦始皇死訊,以鹹魚放到秦始皇車上,遮擋秦始皇屍體發出的臭味。回到咸陽後,他們擁立公子胡亥為皇帝,就是秦二世。

    不過我想可能因為胡亥無甚作為 所以大家想到非長子即位 都先想到唐太宗巴
    也因為他有賢能的一面 有立長立賢的討論空間
    秦二世有點像趙高的魁儡

    b99901088 山仕明
    ps:抱歉教授我之前算錯 因為我有2周的內容合起來討論聊齋發了 這只是我的第4篇而已
    我會繼續加油 謝謝

    回覆刪除
  5. 第二組的又之

    在這堂課的最後,講到李世民樹立了奪嫡的「典範」(其實在他之前也是有的,查了一下發像有西漢武帝時戾太子劉據等等)只是他手段高明、能力強、政治形象維持良好,於是乎助長並且也強化了其後皇子們競爭寶座的正當性。

    這樣豈不是讓原本角力鬥爭已行之有年的宮廷亂上加亂,即使再英明厲害的皇帝也會非常非常頭痛吧!所以我很好奇,在他之後的皇帝老爸們都會怎麼樣來處理這樣的問題啊?依我有限的歷史知識來看,皇上要嘛我行我素,照樣立太子,不管檯面下打得亂七八糟,要嘛臨死前才公布繼位人選,或者最超然的,逐鹿中原隨兒子們打得高興。預先立了太子,大家因而有打擊謀害的目標;臨終才公布人選,醞釀的不確定性,也會引法骨肉相殘的慘劇;各憑本事的話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似乎沒有一項策略是高明的。為什麼古人都不認真思考訂定真正完善的皇帝傳位制度呢?後來想想,或許答案是在君主制度的框架外吧!因為他們本身即是君主制度的弊病,只要那個深層的制度存在,這些問題就永遠無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