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 課程講義 ] 第6講 <清明上河圖>的人間百態

【第六講主題】
〈清明上河圖〉的人間百態

w            學習重點:
瞭解〈清明上河圖〉所反映出宋代經濟社會的繁榮景象。
w            說明:
〈清明上河圖〉顯示出宋代基層社會的多樣性,從市集的商賈貿易、飲食日常需求,到各式物品的販售、人物的刻畫等,詳細描繪出一般民眾的生活百態。
w            欣賞分析:
比較〈清明上河圖〉與明代〈南都繁會圖卷〉的差異。
w            問題討論:
1. 宋代商業的發達,與航運業、手工業、國際貿易之間的相互影響?
2. 〈清明上河圖〉的宋本與清院本,兩者之間的異同為何?
w            參考資料:
趙廣超,《筆記〈清明上河圖〉》,香港:三聯書店,201011


 

17 則留言:

  1. 〈清明上河圖〉在宋朝以後,漸漸形成了某一種特殊的繪畫風格,而其代表的不光是當時的繪畫風格更顯出了當時國力之強盛。

    對於這個圖,我是在去年的花博上所展出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一曝光後,才產生比較大的興趣,畢竟會動的物件總是比靜態的更吸引人,近年來越來越多古代文物結合現在多媒體科技的結果出現了,像我最近去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看的秦始皇特展,裡面就有一位使用了3D投影技法的秦始皇,還能跟他問答呢!也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經驗。

    回覆刪除
    回覆
    1. 拜多媒體科技所賜
      現在許多藝文作品
      都趕搭此一熱潮
      像之前會動的蒙娜麗莎(http://www.aliveart.com.tw/news3.html )
      也是採取這種作法

      或許
      將傳統藝術文化
      賦予新興科技的做法
      更能讓藝術作品產生新的生命力~~

      刪除
  2. 今天課堂中提及關於中國不受西方影響下現代化的可能,我想請教一下~~這和而後異族元朝的統治有相關嗎? 宋朝若沒有被取代,則結果有可能會不同嗎?
    第十組 佩君

    回覆刪除
  3. 其實
    部分論述對於草原民族(異族)進入中原
    未必是壞事
    因為
    在某種程度上草原民族
    都可能帶有多元文化的刺激與接納
    諸如:唐,元,清

    至於
    宋代若沒有被取代的假設性
    應該會有不同結果
    但是
    宋代雖然文化,經濟非常發達
    也培養了多數對國家忠誠的官員
    卻可能要還要思考的幾個問題是:
    1.宋代的冗官很多 ---> 財政壓力
    2.政治統治問題 ---> 中央相較於地方,過度集權
    3.對於科技/科學的興趣

    進而
    是否能造成大量資本集中
    工業技術與政治的改革
    達到西方所謂的"現代化"概念
    都有無限可能的結果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在維基百科查到,宋代當時的中國因為會子發行的問題造成很嚴重的超通貨膨脹,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清明上河圖可能是我們現代所謂的經濟泡沫化還未崩潰前繁榮景象。或許嚴重的通膨問題是兩宋政權走向滅亡其中原因也說不一定。

      刪除
  4. Hello!沒想到唐宋時期,經濟如此發達?更沒想到宋朝時代更可以外食,感覺和現在的生活~好親近喔^^ 以前的刻板印象,總是覺得男尊女卑的時代下,女人必定須要做許多粗活,但上課才讓我深八了解,原來古代的文明如此進步!所以國家越繁華,人民才會越文明吧!上課又讓自己學了不少,呵~~好像又嚴肅了起來^^

    回覆刪除
  5. 很驚訝也很佩服當時的經濟和文化的發達,同時也滿感慨,清朝最後滅亡的主因我想是因為文明的衰落,遠遠落後西方國家,才導致如此下場,曾經如此富強的中國最後卻淪落最後被各國欺壓、掠奪的下場,東方在古代一度遠遠超越西方,最後卻無法保持這樣的優勢,也可以說是再次證明了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吧。
    第七組 軒伊

    回覆刪除
  6. 《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頹圮中的繁華 by洪嘉翎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眾人皆知且身句歷代喜愛的畫作, 並且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因為它所描繪的是北宋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透過這幅畫,我們能瞭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以及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畫的中心是由虹橋和橋頭大街的街面組成。大橋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大橋中間的人行道上,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有推獨輪車的。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而汴河上來往船只很多,可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張擇端像拍攝一部偉大的紀錄片,從漕運一路進城,城門口有運送物資走向北方的駱駝隊伍。北宋的首都聯絡南北交通,四通八達,經濟的活絡,才締造了一個城市長達一百六十年的富有繁榮,〈清明上河圖〉見證了十二世紀世界上文明最昌盛的都會生活。

    但是這樣的繁榮是建構在怎麼樣的社會制度上呢?誰又是經濟繁盛的推手?因為政治穩定、皇上治理的好?有良好的政策和商業規劃?

    錯!而且錯的離譜!

    隨著生產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達就是必然結果。人會自發地生產商品,許多人出於本能的追求財富的行為就促成了社會商業的發展。歷代的商業不發達與阻礙經濟發展,進而使資本主義萌芽沒有長成參天大樹的,是自秦朝以來形成的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也就是說在封建社會中,抑制商業經濟發展的不是缺乏商機或者商人,而是政治制度的壓制。例如漢武帝設立的鹽鐵酒專賣、商人(賈人)一向的社會地位都非常低落甚至不能參加科舉 。
    在宋代之前中國的封建體制是「皇帝授權下的宰相管理體系」,皇帝有最終決定權,但具體工作都是交給宰相處理。宰相的權力與地位都相當高,當皇帝平庸時,宰相成了實際統治者。宋太祖為了加強皇權而設計出了皇帝統治下的三權分立制。他把過去由宰相統籌負責的行政、軍政、財政三大權力分開,形成互不統屬、相互平等,由皇帝控制的三個獨立部門:管理政事的中書省、管理軍事的樞密院,以及管理財政的三司。各部門掌權者直接對皇帝負責。另外,在幹部的任用制度上,宋太祖又實行了獨特的官、職、差遣三相分立的制度。「官」只是用來確定俸祿多少的,與權力和責任不一定相關。這種政治體制的目的是讓各級、各類、各地的官員不知自己該幹什麽。於是一切權力歸皇帝。但問題是皇帝不可能事無巨細都管,官員們權、責、利不明確,又懾於皇帝的權威不敢多管事。

    這樣,政府的干預就大大減少了。歷代以來,皇帝越勤政,官員越負責,經濟就越落後。宋代的制度造成皇帝負不起責,官員不敢負責,商人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在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發達的時代都是皇帝與官員不作為的時代,因為不干預是歷史上商品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條件。當宋徽宗沈湎於寫字、作畫,與妓女尋歡作樂時,商品經濟卻繁榮了。

    再者,宋太祖對官員權力的剝奪采用的是贖買政策,官員多而俸祿高。這也是宋代國策重文輕武、文人政治的政策之一,當時有官有職而沒有差遣的人占官員總數的百分之六七十,而且宋代官員的俸祿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於是在這種制度之下,形成了一個消費階層。經濟學的供需原理便刺激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這正是《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繁榮背後的原因,一段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但其絕對不是個美談,宋代的繁華僅是一時性的,在外患愈來愈頻仍的後期,因為國家重文輕武,只好養更多兵力,而冗官也愈來愈多,國家財政困難。再加上皇家祭天地祖先支出,給遼國、西夏的歲幣,赤字相當嚴重 一來不能為商品經濟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二來財政困難最終要靠增加稅收和各種盤剝。這就使《清明上河圖》中的繁華無法持續。這幅畫完成後不久北宋就滅亡了,汴京的繁榮成為絕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參考資料:

      宋代中央集權政策
      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cca/cca-cck/visitor.../sung.doc

      刪除
  7. 大家好,我是第六組的瑞斌。

    曾經看到一篇文章提到,除了"強幹弱枝,重文輕武"等基本國策外,缺少"燕雲十六州"也是被外族電爆很大的因素之一。通常大家都說"缺少燕雲十六州會沒有屏障,讓北方鐵騎可以輕易南下",但這篇文章提到另一個因素是"燕雲十六州是主要拿來養戰馬的地方"。因此少了這塊地,宋就很難生產遊俠(?),所以才被外族的騎兵打爆。

    當時這篇文章的回應還蠻熱烈的,有贊同也有反對的。而反對者的主要觀點是"與那兩個基本國策相較,有沒有戰馬反而沒那麼重要了",他們提出的反例是"朱元璋沒有燕雲十六州來養戰馬,還不是從南方硬打回去?"。因此想看看大家對這個"戰馬說"有何看法,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我對那邊文章極為有興趣,如果可以,可否請您貼一下網址,感謝~
      再來想表達我對燕雲十六州的地位上的看法,請指教!

      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是漢民族與遊牧民族雜相居住的地區,當然沒辦法供應戰馬是大宋帝國缺少騎兵的原因。
      但是,我認為燕雲十六州之所以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最主要的原因應該不是養出戰馬這樣的理由,而是它東西寬六百公里、南北長二百公里、總面積十二萬平方公里
,就地理形勢而言「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即便進入21世紀的今天,依然是中國重要的政治經濟要塞。

      不過,從客觀角度來探討,「燕雲十六州」跟北宋並無直接關係,該塊地區的主權問題,純粹只是北宋立國後「一廂情願」的主張罷了。


      唐王朝崩解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胡漢勢力彼此併吞殺伐,石敬瑭滅掉後唐建立後晉,隔年便依照約定,將原本屬於後唐領土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
總之後晉被後漢殲滅,後漢又被後周滅掉,接著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又篡了後周。此刻趙氏的北宋政權僅擁有「燕雲十六州」中的瀛、莫2州。說得更準確一點,這兩州還是後周世宗打下來的。趙家王朝就憑著「梁唐晉漢周」這麼抽象又薄弱的關聯性,信誓旦旦要「收復燕雲十六州」。

      就習慣國際法而言,國家的繼承是繼承該被滅國之國土,既然已經在那麼那麼久遠以前所割讓的領土,早已與大宋帝國毫無關連了。所以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什麼「收復」的問題,這些政權純粹只為追求現實利益,找個藉口「師出有名」罷了。

      說到底,我認為「因為沒有了燕雲十六州,所以國勢積弱不振」這樣的理由只不過是找尋藉口推卸責任而已。

      刪除
    2. 用"戰馬說"來解釋宋代國勢衰弱
      只能說是可能的因素之一
      而非重要的因素

      因為農業民族多使用步兵
      戰馬主要是用來對抗遊牧民族(例如:漢武帝與匈奴)
      所以
      少了燕雲十六州
      就少了戰馬的提供
      於是北宋處於弱勢
      這種邏輯說法
      我覺得比較薄弱

      我到覺得是地理因素
      因為燕雲十六州是北方屏障
      可以有效阻絕遊牧民族的南下
      所以
      北京成為明清的首都(明成祖硬是將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並將國防的防禦線
      設在北京以北的宣府,大同,居庸關沿線
      明代甚至將防線北遷至遼東地區(遼東三衛)
      而元,清兩代
      自身是游牧民族
      更了解北方地理的重要

      反觀北宋
      因為北方屏障被奪去
      只好將首都設在開封
      而且
      開封地處平原
      容易受到遊牧民族的機動南下
      所以
      只好駐紮重兵在首都
      於是也間接造成開封人口眾多
      城市規模擴大
      商業經濟繁榮
      不過
      卻也因為冗兵,冗員過多
      後期造成經濟的重大負擔

      以上提供大家參考

      刪除
    3. 謝謝洪嘉翎同學與教授的回應,嘉翎我也完全贊成妳最後一句話XD

      因為太久遠了所以我忘記在哪個版上討論的,所以不好意思可能沒辦法給妳當初那篇文章>"<

      在尋找那篇文章時還有看到,有人說宋朝科技超發達,所以軍隊的每人都有在當時高科技的配備。只是也因為這樣導致軍隊的機動性極低,面對騎兵就算自己火力強大也打不到,就算打勝仗了對方也會迅速逃跑,造成很小的損失。

      但如果打敗仗了,自己沉重的配備可能會害自己跑都跑不掉,就算拋棄裝備也跑不過馬,只能等著被騎兵屠殺....

      刪除
    4. 謝謝瑞斌的贊同XDD(我因為那句話在FB上被極愛大宋帝國的學長戰呢!)

      沒有找到網站也沒有關係,還感謝您特別去找呢!

      其實我一直覺得有一件事情相當奇怪,既然北宋自知武力不強,也知道沒有燕雲十六州的天然屏障,怎麼會在汴京(開封)設置首都呢?它在黃河邊上,尤其到了冬天黃河結冰,北方軍隊甚至可以大舉南下直接經由結冰的黃河攻打城府,這樣不是相當危險嘛?還是說這其實是所謂「生於憂患」時時戒備思想的展現?

      刪除
  8. 上課提到清明上河圖上的(解)字
    老師說是當舖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是廁所的意思
    難道當時就有所謂公廁!?
    第二組 阮信維

    回覆刪除
  9.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0. 突然想到國中的歷史老師講到課本中的清明上河圖時
    用很驕傲的口吻告訴我們
    虹橋的造材是竹子
    不知道是不是國中歷史老師誤會了甚麼@@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