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 課程講義] 第2講 【課程概要】


2  【課程概要】




w   三國時代形成的背景

1、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宦官、知識份子、民眾

2、    三國時期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3、    中國戰爭畫源流



w   虛實之間:歷史與小說

1、    歷史史實

〔晉〕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2、    小說演義

〔元〕無名氏,《三國志平話》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w   赤壁之戰結果

1、    雙方比較

2、    曹操失敗原因



w   文人想像的赤壁

1、    蘇軾:前、後赤壁賦

武赤壁:三國赤壁古戰場

文赤壁:蘇軾前後〈赤壁賦〉所在地

2、    詩意圖:赤壁圖赤壁賦圖

3、    單景敘事山水/連景敘事山水

4、    吳派文徵明的風格

5、    繪圖於摺扇的型態出現





w   文人赤壁圖的轉化

1、    以山水、扁舟為主體

2、    增加人物場景

3、    書齋風雅清玩

琴為書室中雅樂,不可一日不對清音居士談古。若無古琴,新琴亦須壁懸一床……詞賦若《歸去來》、《赤壁賦》亦可以詠懷寄興。清夜月明,操弄一二,養性修身之道,不外是矣。




13 則留言:

  1. 老師好 助教好 各位同學好,我是涂健耀
    關於今天上課的第一幅圖-畫赤壁戰爭的(風向圖)
    老師所說的疑點-魏國的旗幟
    由於作者是明朝後的人,會不會是作者想要告訴讀者,正義必勝或是不可以挾持天子令諸侯就會像魏國一樣滅亡之類之類有其他內涵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不錯的詮釋
      我想
      或許真的作者要強調"魏"是篡逆 滅亡之國~

      刪除
  2. 大家好~~ 我是張開能
    今天老師的第一幅畫-赤壁之戰圖的畫家是誰?
    老師好像沒提到,還是我沒有注意到。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好意思
      因為這類型的戰爭繪畫風格
      在傳統繪畫上較為少見
      所以
      這幅圖是在網路上隨意找到
      沒去記作者姓名
      只記得是應該是現代畫家畫的
      抱歉

      如果有同學偶然遇到
      歡迎告訴我
      謝啦~

      刪除
  3. 我是第六組的洪薏茹。
    想請問老師,
    趙伯驌為北宗畫家,
    那麼文徵明仿趙伯驌的後赤壁圖是否也受北宗畫派影響?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文徵明"仿趙伯驌後赤壁圖"
      的確有意仿唐代青綠山水的畫風
      同時
      也加入了吳派的個人風格
      因此
      在青綠設色厚重鮮豔之餘
      也強調線條的細潤生動

      刪除
  4. 大家好,我是第六組的王瑞斌。
    想問個跟畫沒什麼關係的問題。XD

    在上課時,教授提到"清朝的皇帝平均素質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

    然而在清朝後期,
    中國的確是被列強大肆侵略,割地求償簽條約。
    而歷史課本及一般見到的資料也只是說"朝廷腐敗"等因素,
    但既然皇帝的素質如此之高,會放任朝廷腐敗感覺實在不太合理。

    因此想請問教授及助教,
    究竟讓清朝被列強蹂躪的關鍵因素為何?

    個人是猜測當時國力與科技的差距已經過於巨大,
    以致即使皇帝有天縱之才以難以回天。
    而朝廷腐敗則是後人為了合理化革命才硬塞上去的,並非主因。
    以上純屬個人猜測。XD

    感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
      這是很棒 很有趣的問題

      其實
      上述的推測是有道理的
      因為西方科學革命的進步
      造成工業革命的發達
      舉目所見
      歐洲美洲之外
      盡是所屬的殖民地

      當然
      我所說的清代皇帝的素質
      是比較傳統社會的架構之下
      清代皇帝很少出現昏庸 無能 荒淫的狀況
      請嘗試比較明朝皇帝
      就知道
      清朝皇帝有多優秀

      但是
      遇到新式精良的武器
      恐怕只能束手無策

      至於
      被列強大肆侵略 割地求償簽條約
      的確是事實
      可能出現在內部政治改革的困境
      例如:百日維新 自強運動等失敗
      以至於無法像日本明治維新
      讓國家改革成功
      提升國力
      進而讓日本成為近代東亞地區的強國

      總之
      這個問題牽涉範圍很大
      也非常有意思
      值得再深入探討~

      刪除
    2. 我是嘉翎
      對於是否因為「中國科學落後」無法抵擋西式武器這一點,想在這裡提出一點個人淺見
      誠如老師上課所講的造紙術、火藥、羅盤等等都是從中國傳到西方的科技。在1800年左右,中國的經濟總量仍占世界的30%,甚至可以說,沒有中國古代科技的貢獻就沒有今天那麼發達的現代科技。但為什麼「近代科技發展為何沒有發源於中國?」

      我認為中國古代擁有一個非常好的科學研究環境,比如中國的天文學研究採取了一種非常開放的方式。東漢時期,大家都可以公開討論如何制定曆法,而這在同時期的歐洲因為有宗教桎梏是不可能達到的。不過奇怪的是,雖然中國有重大的發明和發現,但是沒有上升到系統理論。舉例,中國明代發明的光學儀器不亞於牛頓時代的光學儀器,很多望遠鏡、天文望遠鏡也都在中國誕生,可是諸如反射定理、光磁學定律等光學理論,卻沒有在中國產生。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個人推論可能與中國的地理位置、政治型態以及民族特質有很大關連性。

      1.地理位置:遼闊的中國大地的各種極端氣候影響是一項重要因素,各地一年四季的自然災害讓上至官員下到民眾都無暇旁顧民生以外的問題,所以大部分中國的發明與科學重視的是實用性,能改善生活的發明就是最好的作品。

      2.政治型態:中國自秦漢以來,大多數的時間都處於一元統治狀態,說一種語言,在一種法律統治下,贊成相同的生活方式;大一統的結果就是整個東方大陸利益單一化,進而造成思想的單一化。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將不利於秦統治的思想全部封殺,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進一步將思想控制在有利於統治的範圍。如果說,大一統這個初始條件是一個偶然,就像宇宙的創生,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了。雖然也有分裂期(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但相較於統一的時間大多都很短暫。而這樣高度統一的政治背景之下,為了保證社會的安定、均衡國內各地區的經濟差異,勢必由國家掌握資源的調配,故很早就有鹽鐵酒專賣的制度。也因為貿易與商業發展的滯留,以及裡外都沒有刺激或競爭的情況下,造成中國沒有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

      3.民族特質:中國人相對於西方追根究柢的精神,從最早的「陰陽五行學說」開始,中國傳統思想都帶有模糊性,極具涵蓋力與包容性,對科學實踐中認識的一切都可以進行解釋。而且中國的哲學重視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天堂與地獄;是人的今生,而非來世。不喜歡追求名利、對事物也缺乏熱烈的渴求。

      如果中國近現代不受外國的干擾(鴉片戰爭後),中國能否自己獨立產生西方現代科學?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在上述的大一統基礎上,註定中國不會內生出西方式的科學。但我認為那也無妨,事實上西方和中國走著不同的路,而在後面並沒有人跟著走的情況下,中國「領先」與「落後」又從何說起呢?這就好比一個人向東走,一個人向南走,你不能說向南走的人是落後還是領先向東走的人——只有兩個人在同一條路上,並且向同一個方向走,才會有領先和落後之分。對「中國近代科學何以落後」這一現象的探索,其實不過是對「本來中國有過輝煌的昨天,近幾個世紀以來卻被遠遠地拋在世界潮流的後面」這種尷尬的求解心態,似乎找到了這一問題的某一特解,就發現了落後的癥結之所在,並可以為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有益的指導。

      但歷史不存在假設。中國的科學是由外部輸入,並採取漸變的形式。由於歷史沉重的原因,中國的現代化註定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痛苦轉型過程,必須要支付巨大的轉型成本。西方與中國的社會與歷史背景都不同,政治制度與文化也大相逕庭,治理方法更完全不同,敝人認為,或許中國根本不需這些近在代科學也能面對並有效解決內部的問題。

      刪除
  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6. 我是第八組的吳宜峰

    認真看完上面洪嘉翎的觀點,覺得超級優秀欸
    從來沒用過這麼多面向來思考中國晚期的沒落!!
    獨大且統一的政治形態,
    官員、人民、科學家們都處在相對的安定安穩
    所以整個政治型態、社會與科技的發展變革都逐漸緩慢、停滯

    所以我偷偷猜
    也因此紛紛擾擾的三國,是在這個大統一社會中相對的亂局
    所以三國多權分立的故事,對這些安穩人民來說格外有趣
    才會有著許多人們不停的流傳、改編傳頌著這些故事!!

    回覆刪除
  7.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8. 政權與局勢的紊亂
    容易造成人才輩出
    各種制度為求效率
    勢必追求革新、確實
    就如同戰國時期的局勢混亂
    各國為求富強
    都極尋找出有效的治國方法
    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可久
    類似的情形
    對照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等)
    似乎也有相通之道

    回覆刪除